氫燃料汽車,為什么又是商用車率先沖鋒陷陣?
近年來,氫燃料汽車發(fā)展炙手可熱,國內不少企業(yè)都已經加快氫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品技術研發(fā),少部分車型已投入示范運營。
我們可以發(fā)現,全球范圍內能夠買到的氫燃料汽車只有豐田Mirai、本田Clarity、現代ix35FCV,中國暫時買不到。目前,國內自主品牌上汽研發(fā)的“榮威950”氫燃料轎車已經能夠示范運營及對外租賃。
然而,上汽大通率先推出FCV80氫燃料客車,更是一個里程碑節(jié)點,促使北汽福田、鄭州宇通、南京金龍等客車企業(yè)陸續(xù)推出了燃料電池汽車。
從國外典型的氫燃料乘用車情況來看,現階段商用以豐田、本田、現代車型為主,其中豐田Mirai注冊量為2000多輛,奔馳、寶馬、通用則是在2020年左右推出氫能源車型,預計我國將在2025左右將出現推出成熟氫能源車型,其市場也將呈現上升拐點。
那為什么國外在力推氫燃料乘用車,而國內在力推氫燃料商用車呢?主要存在如下幾個主要原因:
政策指引,純電動戰(zhàn)略導向明確。2012年以來,我國汽車產業(yè)明確了純電動轉型的戰(zhàn)略發(fā)展方向,較大程度上規(guī)避傳統燃油及混合動力汽車在技術與產業(yè)上的不足。以2017年為例,國內新能源汽車主要為純電動及插電式混合動力為主,其中純電動汽車占75%份額,插電式約占25%,氫能源汽車數量有限。
技術沉淀加深,產業(yè)鏈正處于培育發(fā)展期。當前,國內已經初步掌握了整車集成、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和電堆、氫能基礎設施等核心技術,燃料電池系統、氫氣制備、儲運及安全應用等核心產品技術對外依賴程度偏高、生產成本也是偏高;此外,產品性能及可靠性仍差較大。以上汽“榮威950”為例,其產品續(xù)航僅400多公里,同國內領先純電動汽車續(xù)航相差不了多少,優(yōu)勢尚不明顯,但是成本劣勢也被再次放大。
加氫設施數量少,建設成本高且依賴國外技術。據最新統計,國內上海、北京、鄭州、如皋、鹽城、佛山等城市加快氫能源汽車發(fā)展步伐,其中上海專項出臺氫燃料汽車發(fā)展規(guī)劃,佛山則是明確了氫能源汽車的示范運營,并投運了全商業(yè)化運營加氫站,但是加氫站仍是非常有限。從建站情況來看,一個加氫站大概需投入1000~1500萬,造價高昂,自主化建站能力仍待突破。
總體來說,當前國內氫燃料汽車研發(fā)、銷售、運營、基建基本上都是政府買單,且普通消費者大多不關心。因此,結合國情、產業(yè)基礎、產品技術、加氫站數量等綜合情況,當前國內氫燃料技術更適合于商用車的搭載示范,通過城市小型公交、園區(qū)班車,城市物流等商用車的試運營,不斷積累氫能源技術、提升產品性能、降低成本,以最后普及到乘用車上。
來源:第一電動網
作者:智電汽車

責任編輯:繼電保護
-
權威發(fā)布 | 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頂層設計落地:鼓勵“光儲充放”,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
2020-11-03新能源,汽車,產業(yè),設計 -
中國自主研制的“人造太陽”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
2020-09-14核聚變,ITER,核電 -
探索 |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
2020-06-16綜合能源服務,新能源消納,能源互聯網
-
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(fā)期
2020-06-16數據中心,能源互聯網,電力新基建 -
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(yè)數據變現之路
2019-11-12泛在電力物聯網 -
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
2019-10-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
-
新基建之充電樁“火”了 想進這個行業(yè)要“心里有底”
2020-06-16充電樁,充電基礎設施,電力新基建 -
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尋常百姓家還要多久?
-
備戰(zhàn)全面電動化 多部委及央企“定調”充電樁配套節(jié)奏
-
權威發(fā)布 | 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頂層設計落地:鼓勵“光儲充放”,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
2020-11-03新能源,汽車,產業(yè),設計 -
中國自主研制的“人造太陽”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
2020-09-14核聚變,ITER,核電 -
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(yè)發(fā)展
-
探索 |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
2020-06-16綜合能源服務,新能源消納,能源互聯網 -
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(fā)展
2020-06-125G,智能電網,配電網 -
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